曾国藩的七次科举
其实如果不打开这本书,只知道曾国藩是晚清名臣,湘军骁勇,不曾知道,曾国藩的前期的科举之路并不顺畅。其父曾麟书从十几岁开始,直到四十三岁,考得第十七次,才中了秀才。为了光宗耀祖,其父亲也是十四岁就让曾国藩参加科举,开始也是连着五次,父子双双落第。
直到曾国藩领悟到他的学习思路有问题,他认为他写东西过于拘谨,过于重视局部的打磨,缺乏大局的贯通和整体的气势,逐步形成先构思大框架,在逐步落笔的方式,才开始有质的飞跃。其实我理解,这就是所谓的“不能在产生问题的同一维度,解决这个问题”。他不可谓不刻苦,不可谓文笔不好,那么在刻苦,体力工作的层面上,已经无法克服,所以只能优化方法,提升一个维度解决问题。
随后,到第七次科举,终于中了秀才,后面的科举之路也很顺畅。
曾大人的人生哲学
其实说这么多,其实表达的一点就是,曾大人的“基因”并不优秀,甚至是很普通,就是通过不懈的努力和超强的抗击打能力,走向成功。洪秀全作为同期的著名人物之一,比曾国藩小三岁,考秀才三次落榜,就深受打击,晕倒在榜前,做了著名的升天的梦,放弃科举,创建“拜上帝教”。
总结来看,艰难的科举过程塑造了曾大人独特的人生哲学——“尚拙”,崇尚笨拙。
尚拙
曾国藩回忆:
“国藩愚陋,自八岁侍府君于家塾,晨夕讲授,指画耳提,不达则再诏之,已而三复之;或携诸途,呼诸枕,必通彻乃已。“
八岁起,父亲就亲自教,从早到晚,教导不停,记不住就反复教。走路时,躺下时,也在反复讲,必须到听懂了才罢休。
作为一个“笨人”,曾国藩发现下笨功夫也有下笨功夫的好处:
- 笨拙的人没有智力资本,比别人更虚心,更肯付出;
- 笨拙的人接受挫折教育多,“逆商”比较高,抗击打能力强;
- 笨拙的人不懂得取巧,不走捷径,凡事硬钻。
所以曾国藩的人生哲学就是“尚拙”,充分发挥了“天资愚钝”的优势。他一生做事不绕弯子,不走捷径,总是按照最笨拙、最踏实的方式去做:
- 对人讲究”拙诚“,人以伪来,我以诚往,不玩心眼;
- 带兵讲究“结硬寨,打呆仗”,不凭奇谋诡计,只凭坚韧踏实。
尚巧
今人尚巧。办事巧妙,怎么少费力气,为效率甚至不择手段。然而,“尚巧”的短期收益高,大多数都被这样的短期收益所诱惑。
思考
回头想想,自己好像也是这样的,涉及的知识面略广,可都是不求甚解,只做到能解决眼前问题就行。浮躁大抵也是由于心中存在“尚巧”的想法而至吧。
个人觉得任何事情做到极致都是不容易的,说“尚拙”是要付出超凡的努力和练就强大的抗压的;说“尚巧”也是要付出极大的脑力输出的。自认为,正如温总理说的“脚踏实地与仰望星空”,也许做不到极致的”尚拙“,也至少要做到基本的刻苦;但并不能埋头苦干,仍需要抬头看路,认真思考,是在对事情有充分掌握的基础上的思考,寻找”尚巧”的方法,而不是一味的寻找捷径。
总结下来,自勉:
先“尚拙”,扎实地了解,深入地研究,刻苦地学习,勤奋地努力。
后“尚巧”,不断地优化,积极地探索,着力地创新,升维地思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