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小孩送回了老家,有空跟媳妇一起看点电影,前一阵的电影好像都不咋地,最近上的片子口碑不错。去电影院看了《长安三万里》《封神第一部》,在家看了倪大红老师的《我爱你》,电影总是生活的艺术表现,来源于生活、历史,却又融入了编剧和导演的思考。
《封神》不说,我认为算是一部较为成功的商业片,迎合了大部分观众的口味和喜好,有宏大的制作,有帅哥靓女,也有微喜剧,也有众多大明星的演技加持,去影院,看看热闹,挺爽。
然而让我感触比较深刻的,还是《长安三万里》和《我爱你》,一部感叹李白的豪气与不遇,一部感慨晚年的种种。
人生不如意八九,常想一二
李白从骨子里透露出来的那种豪放之情,不因为他的出身、他不被赏识以及各种各样的环境而改变。而从一个风度翩翩的小帅哥,变成一个大腹便便的“老男人”,他一生经历了多少苦难。
可是世界,不会因为你的不如意,而停止了转动,许多人以看客心态观察着身边其他的人。就像《活着》里面的福贵,平静的跟牛在一起,没有人知道他经历了什么。
人生确实是不如意十有八九的,没有选择的时候,我们大骂天道不公,不留活路,不甘、不服。有选择的时候,我们感叹没有善美选项,难以抉择,犹豫、不决。
我想,这也都取决于面对人生的态度,李白其实给我一个很正面的引导,那种心胸的豁达与豪放,即使受挫,即使不甘,依旧能保持自己的初心不变。
前进三千里,不疑,唯有初心!
树欲静而风不止,子欲养而亲不待
《我爱你》这部片子,感动我的并不是倪大红老师演绎的爱情故事。最让我动容的时山哥为老婆准备的最后的团圆饭。
靠拾荒贩卖过活的父亲,难以下咽的饭菜,有体面工作的儿子,讲究卫生的媳妇,和肠癌加阿兹海默症的母亲。
从“老常”的视角看过去,无不刺痛他。孙女说老常是“舔狗”,要对自己好一点,讨好型人格真的是自己选择的么?无非是需要寻找陪伴,回想之前写老婆的外婆,也想起不识字的奶奶给我“误拨”的电话,也想起父亲会经常教育我,多回家陪陪老一辈,毕竟很可能看一次,少一次。
电影里面有一个看似很滑稽很尴尬的设计,就是老常在山哥的追悼会上鞭打宴席,后续思来想去,却是觉得挺合适的。其一,老常患有甲亢,本身就会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,也许这就是一开始交代甲亢的伏笔吧。其二,山哥的定时语音,直面山哥夫妇的“安乐死”,实在是冲击太大。其三,那句“子欲养而亲不在”与家庭宴会上的反差,加剧了冲突。看到这一段,说实话我会很担心大儿子的“面子”,因为我正处于这样一个阶段中,每一个领导,每一个客户,似乎都是自己的“衣食父母”,却不曾真正好好的关心一下自己的父母。
愿自己向前三千里回看,坦坦荡荡,不留遗憾。爱妻子,爱女儿,爱父母,保留一份最纯真的爱,我爱你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