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%

《曾国藩传》读书笔记——(四)“反思”习惯

“反思”非反思

这里的“反思”并不是,自省反思的反思,而是反向思考。曾国藩在创建湘军的时候,开始想的并不是我要把湘军打造的怎么样,有多强的战斗力,而是分析了失败的案例——“正规军为啥没有战斗力?”

一个很朴实无华的思想,不过是别人犯过的错误,别人做的不对的,不去做,反着来,是不是就有可能成功呢?

所以,先深入分析前人失败的经验,然后“反着思考”,这就是曾大人开始对湘军主要政策设计的思路。

正规军的问题

曾大人总结了正规军有以下几个问题:

  1. 清朝军队施行“低饷制”(文官施行“薄俸制”),士兵们一个月挣不到二两银子(按照购买力算大约现在的三五百),而且这个是全家人的收入。然后士兵们普遍都有第二职业,不是专职做士兵,否则就养不起家。军官经营“第三产业”,说士兵自己做些小买卖,军官就不一样了,通过战船帮忙运送商品,甚至是给运送鸦片的船只保驾护航。而这个,因为朝廷付不起更高的工资,皇帝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。
  2. “兵与勇不相得,兵与将不相习,将与将又各部相下”。皇帝为了制衡军队,生怕军官拥兵自重,每次打仗都是临时从各地抽调队伍,凑在一起,相互直接形同路人,“胜则相嫉,败不相救”。
  3. 兵源不好,大都是一些地痞流氓或者游手好闲的人,有关系、有能力的人都不去当兵,导致整体的人员素质很低。
  4. 思想工作,上行下效。

湘军的“反思”

那么反着思考,曾大人怎么做的呢:

  1. 湘军施行“厚饷制”,军官施行“高薪养廉”,军饷高,招人容易,大家也愿意跟着干。曾大人知道,光画大饼是不行的,还是要有物质基础。
  2. 湘军施行“将必亲选,兵必亲募”,将官曾国藩亲自选,手下的兵由将官亲自选,一级一级的选下去,形成一种”打虎亲兄弟,上阵父子兵”的感觉,因此湘军的私人性极强,各军官都自成体系(违背了朝廷“兵为国有”的原则,也是开了后世军阀的先河)。而且曾国藩要求,如果某部队将官阵亡,且没有公认的其他人能站出来做头的,这个部队直接遣散。营造了一种极强的团队凝聚力。
  3. 兵源的选择,曾国藩坚持“选士人领山农”,都要选一些没有正规军经验的读书人做领导,整个湘军将领的文化水平都很高。在兵方面,就选择淳朴的山农,能吃苦,实战性高。
  4. 湘军非常重视政治教育,曾大人和军官大多都是文人出身,固定时间叫大家到操场将孔孟之道,他深知精神力量的重要性。当然当时他的对手太平天国,也是一只很有信仰的队伍,初期是极大的提升了整个队伍的战斗力。

自己的“反思”

这里的“反思”就是真的反思了。其实我们总在提创新,绞尽脑汁,天马行空,大多落得纸上谈兵之嫌。其实这里曾大人给了一个很好的思路。

从历史维度上看,同一类事情,别人做错的经济教训,要好好的吸收,好好的思考,深入的分析,反着来,融会贯通到自己的处事当中。

从空间维度上看,竞争对手成功的经验可能复制不了,但是他失败的教训却是可以规避的,要善于分析身边人,身边事,而且特别是别人做错的事情,一定不是以嘲笑的心态去看待,而是应该“反思”一下,自己能不能做的更好?

做人做事的习惯,改起来不易,甚至是反人性,需要“三省吾身”,发现问题要刻意的克服,逐步形成习惯。